2005/07/14

中国不能过分依赖外部石油(上篇)

最近中国内政外交中的几件大事,都与中国能源紧缺有紧密联系。首先是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先后访问俄罗斯和哈萨克,并于俄、哈两国分别签署能源合作的协议,俄罗斯今年向中国供应原油1千万吨,明年增加到1千500万吨;中哈石油管道年底落成后,未来哈萨克每年向中国供油1千万吨。同时,中海油有意并购美国第九大石油公司优尼科的风波,最近一两周也因美国国会的介入,而成为中美之间的头等大事。

至于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讨论能源问题,胡锦涛发表内部讲话,将节能作为中国的基本国策之一,则更是折出中国能源紧缺危机下,中国高层的一些最新思路。

中国石油工业和石油安全历史上,有两个具有标志意义的年份,一个是1963年,另一个是1993年,前者以大庆油田建成为标志,中国进入石油大量开发、大量出口和大量消费的阶段;但到了1993年,中国却由石油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石油状况出现“两高一低”,即进口量和消费量高,而产能则增加缓慢,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石油紧缺成为中国未来发展和崛起的严重瓶颈。

石油紧缺已到非常关头

据权威数据显示,中国石油目前可探明储量为23亿吨,仅够开采14年;天然气可探明储量为6千100多立方米,仅够开采32年;最充足的煤炭储量为900亿万吨,可开采年限也已不足百年。

与此同时,中国近年经济则呈高速增长,中国国民生产总值每增加百分之一,石油消费就增加百分之零点七到八;中国石油强度已超出世界平均水平的百分之五十左右。更为严重的是: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单位耗能,超出发达国家的1至3倍。

一方面是中国的石油储备已接近枯竭,而中国经济却正高速发展,而另一方面国内的石油和能源浪费现象却十分严重。据粗略估计,由于中国近年“汽车文化”的迅速发展,中亚地区每年供应中国的原油,可能还不够全国用于小汽车的耗油量。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胡锦涛提出了将节能作为基本国策的思路。

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领导人近年频频出访,为的就是希望找到更多在中东和俄罗斯这两个中国传统石油来源地之外的新的石油源泉。按可探明石油储藏量来看,全球目前石油储藏量最丰富的地区依次为中东、拉美和非洲;而中国近年采取石油“走出去”策略之后,非洲已经成为中国的第二大石油来源地,近年中国石油的来源地依次为中东、非洲和中亚,而中亚内部又可分为俄罗斯和哈萨克等国。

依赖外部石油隐藏风险

西方专家估计,由于石油紧缺和国内经济高速增长,中国未来20年的石油对外依赖程度,将达到1973年爆发首次石油危机时美国的水平;当年多少美国汽车在加油站前排着长队等候加油的场景,以及美国社会离开石油便陷于瘫痪的情形,有朝一日若在中国出现,那将形成灾难性的后果。

(邱震海 作者为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来源:南洋商报

标签:

0 条评论:

发表评论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 主页